:::
學年度 | 91 |
---|---|
論文類型 | Conference paper |
論文等級 | Others |
論文名稱(篇名) | Perishable and shine - on Buddhism of Yuanjue Sutra |
會議名稱 | Fifth Life Practice seminar papers |
會議開始時間 | 2002-10-04 |
會議結束時間 | 2002-10-04 |
發表年度 | 2002 |
全部作者 | Chung-Hsing Hsu |
著作人數 | 1 |
作者型態 | First Author |
主辦單位 | HuaF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inese |
使用語言 | 中文 |
Note | 本論文主軸在說明「生命終極理想的內涵為何」,而以《圓覺經》為探討依據;再由此主要與次要論題,引生出《圓覺經》的外圍問題、經論對本體的詮釋入路、及本文的詮釋架構等問題;而最終旨趣仍在嘗試說明「生命終極理想的內涵」;冀望透過此一問題之釐清,能有助於生命實踐的具體落實。本論文約三萬字,分為八單元: 壹、 前言:說明撰寫動機。 貳、 《圓覺經》外圍問題:探討《圓覺經》之名義、譯者、年代等。 參、 《圓覺經》內容大要:分為現況論、工夫論、佛性論等方面說明。 肆、 兩層存有-現象界與本體界:說明本體與現象的意涵、關係等。 伍、 本體詮釋系統:說明八不、一諦、二諦、三諦、三性、三無性之詮釋入路。 陸、 本體空有兩路之詮釋架構:遮詮與表詮;單遮與雙遮,單表與雙表等。 柒、《圓覺經》佛性論之詮釋:引《圓覺經》說明遮詮、表詮兩路對本體的詮釋。 捌、結論:總攝全篇。 關鍵詞:圓覺經、佛性論、本體、雙遮雙表、佛性詮釋 |